缅北和金三角都是大家熟知的“特殊”地带,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从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上看,最明显的区别是,缅北和中国有直接关系,金三角则和中国没直接关系。
金三角地理位置
二者区域
金三角(Golden Triangle)是指位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因这一地区长期盛产罂粟等毒品、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而使“金三角”闻名于世。
其范围大致包括缅甸北部的掸邦、克钦邦、泰国的清莱府、清迈府北部及老挝的琅南塔省、丰沙里、乌多姆塞省,及琅勃拉邦省西部。
总面积约15~20万平方公里,共有大小村镇3000多个。
金三角地区和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边境的金新月地区,哥伦比亚、委内瑞拉交界的银三角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毒品源。
“金三角”牌坊
泰国政府在这三国交界点竖立一座刻有“金三角”字样的牌坊。
上缅甸地区
缅甸北部也称“上缅甸”,主要由马圭、曼德勒、实皆等省和钦邦、克耶邦、掸邦、克钦邦等组成,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
掸邦既是历史上从云南迁徙的华人移民主要的移民地,又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地区,主要由于近年来华人新移民大量涌入。
掸邦的主要民族掸族与中国境内傣族、泰国泰族同族,与缅族之间长期存有矛盾。
掸邦南部有主张独立的武装力量存在,西部与泰、老交界地带即有名的金三角地区,北部与中国接壤,既是历史上缅甸共产党的根据地,又是缅甸境内果敢族(汉族)主要的聚居地。
掸邦特区图
缅甸掸邦有四个特区,均由原缅共分化而来。1986年以后至1989年缅共彻底解体,其原属武装统辖地一分为四,成为今天缅甸掸邦的果敢第一特区、佤邦第二特区、克钦第三特区、勐拉第四特区。
形成原因
金三角: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金三角地处亚热带,平均海拔高度为1500-3000米,长日照、低纬度、高湿度的气候极易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进而形成了当地特有的雨林性气候,造成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性。
地处湄公河流域,湄公河从中国西北的青海径直向南流去,穿过了中国、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及柬埔寨六个国家。
全长4009公里的河道将东南亚的崇山峻岭拦腰切断,加上众多深谷和支流,造成了无数的峡谷和绝壁,形成了大片的交通死角。
高低起伏的山脉又形成了立体性的山地气候,山脚酷热,山顶严寒,相对来说高海拔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人们的生活要更困难。
加上其在经济和文化方面与发达地区的联系较少,相关国家中央在很长时间内难以对金三角地区进行深入或有效的控制。
复杂的地理、纷繁的民族、畸形的力量,全部汇聚在了这一方“小天地”中。
缅甸北:有其历史原因和地理原因
历史原因:自古就有往来,势力割据和独立造成。
缅甸的掸族和中国的傣族本为同一民族,缅甸的掸族自称也是泰,掸族是缅族和其他一些民族对他们的称呼。
在公元前四、五世纪,被称为“蜀身毒道”的西南陆上丝绸之路即已成功开辟,而缅北则为商道的必经之地。
唐朝版图
唐朝时期,南诏国通过滇缅古道与缅甸开展频繁的贸易活动。
1253年元朝灭大理国后,开始在云南各地设置大量交通驿站,并延伸到缅甸北部。
元朝末年,今云南西部中缅边境一带地区的傣掸民族以麓川为中心逐渐摆脱元朝的控制,形成了一股分裂割据势力。
阿瓦王朝和勃固王朝
明朝时期,上缅甸的掸邦(阿瓦王朝)和下缅甸的孟族(勃固王朝)争战;
明朝则与掸邦及缅北土司建立并保持了一种类似藩属的密切关系。
明代后期,许多原先属于中国的傣族地区沦于缅甸,缅甸统治者并不是都能完全控制,清初,一些早先附缅的泰族首领又在中缅之间徘徊。
清朝版图
1769年清缅战争之后,双方战俘大量滞留国外。 在战争的进行过程中,有不少中国官兵溃散流落于缅甸农村。
掸族的独特文化及强烈的民族自觉倾向,使掸邦自古以来就处于高度自治的一种状态,而掸族独立倾向十分明显,因此缅甸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在掸邦一直都不能得到完全实现。
地理原因:
一是缅北处在一个局部性的山间盆地,北部多为崇山峻岭,地形崎岖,经济闭塞,自古以来土司封建割据导致居住地犬牙交错、零星分布、各民族大杂居的状况。民族居住地上没有严格的地域划分,便于新的外来移民的进入。
二是此地矿产资源丰富,掸邦是缅甸最主要的金属矿区,几乎缅甸全部的铅、银、锌、铜、镍均产于此。
掸邦南部有巨大的钨锡矿,缅甸是全世界仅次于中国的产钨国银铅锌矿。
三是掸邦一直以来是缅甸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稀少的人口和大量可供开垦的荒地,吸引了中国移民前往掸邦南部等新开发区从事农业种植等活动,并在当地定居下来。
全缅疆域四分之一的掸邦,所有开垦的稻田面积占全缅稻用面积1030万英亩的2.7%。
发展
金三角:
20世纪50年代这里形成了第一个毒品生产高潮;
60年代为其“黄金时代”,产量从数十吨上升到200吨左右;
80年代初,产量已达700吨左右;
1988年增至1200吨,1989年翻一番,产量达2400吨,1991年已突破3000吨大关。
直到2005年,“金三角”有关各方才宣布停止罂粟种植,大规模转型生产米、蔬菜和甘蔗。
缅甸北:
缅北华人聚居区与世界上其他华人聚居较集中的地区相比,面积广大,约有3.8万平方公里;
社会文化特殊,中国化程度很深。特区内地方政权的政治体制、法律规章、政治文化都源于缅甸共产党,间接来自中国,且现阶段在加快学习中国。汉语和汉字是特区内官方语言,中国官方电视、广播等媒体占统治地位。
经济上仍属于中华经济圈范畴。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倾向于与中国的联系。
华人新移民情况特殊,在中国海外华人中有典型性。与历史上滇籍主要移民上缅甸,闽粤籍主要移民下缅甸不同,且与近年来中国海外移民泉州籍、福清籍、温州籍有相对集中移民目标不同,该地区移民来源多元化的情况非常突出,且性别年龄上也非常复杂。
缅北华人聚居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素。华人新移民身份也未得到缅甸联邦政府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