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常识

锅包肉东北做法大全(东北名菜锅包肉居然有这么多新做法)

时间:2025-02-02 01:28:06

提起东北名菜,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色泽金黄、口味酸甜的锅包肉。这道菜的创始人是清朝哈尔滨名厨郑兴文,他将咸鲜的焦烧肉块改成酸甜口,推出后大受欢迎,从此一代代流传下来。

经历了一个世纪的传承,锅包肉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同时也发展出了新的做法与口味。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这五道美味,既有出自郑家第四代传人郑树国的传统做法锅包肉,又有口味别致

做法新颖的果味锅包肉,哪一款你觉得最有特色,最喜欢呢?



熘汁锅包肉



这道熘汁版锅包肉同样由郑兴文发明原创,与烹汁版锅包肉分别适应不同类型的宴会,两者各有千秋。熘汁锅包肉烹调时在汤汁内加些番茄酱,多放白糖,把汁熬至稠厚,似勾芡一般,然后下肉片翻匀即可出锅。

制作流程:

1.猪精肉切成稍厚的片,然后挂上淀粉糊(将淀粉加水泡透、沉淀,撇掉上面的水剩下的那层糊)

2.锅下宽油烧至五成热,拎起肉片将底部放入油中,待炸定型后放手、将肉片往前一推,炸至浅黄色、外焦里嫩时捞出。

3.锅留底油烧热,下葱、姜、蒜等小料爆香,加入兑好的汁(米醋60克、白糖40克、盐3克加酱油2克调匀),中火熬至浓稠、起小泡时投入炸好的肉片350克翻匀,即可出锅。



果味锅包肉



批量预制:

1. 熬橙汁:净锅上火,加入劲霸浓缩橙汁1瓶、白醋620克、白糖2千克、盐20克、清水1千克搅匀,熬至白糖溶化后端离火口,待橙汁冷却至60℃左右时,倒入用200克生粉调成的芡汁搅匀,端回火上熬至黏稠。如果温度太高时勾入芡汁,容易出现面块,汤汁不够均匀细腻,因此需先降温后打芡,搅拌至生粉芡与橙汁混合均匀后再端回火口烧开使之糊化、黏稠。

2. 调粉糊:生粉100克、淀粉700克、低筋面粉200克、泡打粉30克拌匀备用。每500克复合粉可出四份菜,将粉、水按照1:1的比例调匀即可使用。

走菜流程:

1. 走菜时取猪里脊肉200克切成1.5毫米厚的片,纳盆后注入清水浸泡几分钟,冲去多余血水,以免炸后发黑。

2.将肉片捞出控净水分,加盐、味精各少许腌入底味,挂匀粉糊后下150℃宽油炸至定型,捞出后将油温升至200℃,复炸至外皮酥脆。

3.锅留少许底油,下熬好的橙汁100克搅匀、热透,淋少许明油,倒入炸酥的肉片快速晃锅裹匀即成。


东北锅包肉


锅包肉除了讲究“色、香、味、形”之外,还强调一个“声”字,即入口会发出类似爆米花的脆响,这是肉块被炸酥的标志。制作时烹入的清汁,在肉片表面若隐若现,上桌10分钟后盘内会积下薄薄一层,食材表面则不变色、不粘稠,干净清爽,行业术语称之为“雨过天晴”。

制作流程:

1.猪精肉(可选外脊、梅肉或底板肉)250克切成稍厚的片。

2.淀粉加水泡透、沉淀,撇掉上层的水,在剩余的淀粉糊中放入肉片抓匀。

3.锅下宽油烧至五成热,拎起肉片逐次下入锅中,尽量使其舒展平整,中火炸至浅黄色,捞出后升高油温至八成热,放入肉片快速“闯”一下至外焦里嫩。

4.高汤30克、料酒25克、白糖20克、醋15克、生抽3克调成清汁。

5.锅下底油烧热,淋入清汁、撒葱姜丝快速炒至沸腾,大火收至粘稠,放入肉片、香菜段快速翻炒两下,起锅装盘即可。

特点:酸甜咸鲜,外焦里嫩。

制作关键:

调清汁时糖的作用是出小甜口和香气,无需太多,否则就成了“琉璃”或“糖熘”菜;汤的作用是融化白糖、混匀各料,因此量不要太大,否则熬制时浓度迟迟上不来,费时费火。


茶油养生锅包肉


制作流程:

1.生粉150克加纯净水100克调成水粉糊。

2.香猪外脊肉200克切成大薄片,放入糊中抓匀。

3.锅内宽油烧至六成热,下入挂糊的猪肉片中火炸至外酥里嫩,捞出控油。

4.锅下山茶油50克烧热,烹入锅包汁150克熬浓,下香猪肉片、葱姜丝6克翻匀,出锅入盘即可。

锅包汁制作流程:

净锅下苹果醋150克、蜂蜜50克、米醋50克、白糖50克、浓缩橙汁10克、生抽5克、盐2克搅匀,小火熬化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