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也叫作罗盘针,是一种磁针。它的中腰支在罗盘的中点,可以旋转自如,由于磁石的指极性,针向便自动指示南北。在罗盘针定型之前,经过了长时间的发明改进。
大约在战国末期,古人便已发现磁石和它的吸铁性。《管子》中说:「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所谓「慈石」就是磁石,可见至少2600年前的管仲时期,就已经知道磁石的存在了。《鬼谷子.反应篇》上说明磁石可以吸铁。
司南(指南针)雕塑
古时的指南工具:司南
古人发现磁石的指极性后,就开始利用它作指南的工具。古时的指南工具叫司南,在战国时期已普遍使用。《鬼谷子》中曾说,郑人去采玉时,一定带着司南,以免迷失方向。《韩非子》中也有关于司南的记载。王充《论衡》中肯定地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
司南(模型)
据我国的一些学者研究,知道司南是由一个用磁铁做成的勺(杓),和一个「栻(shi)」组成的。栻即罗经,外边方形木盘叫地盘,刻有天干、地支和八卦;中间圆形的叫天盘,也刻有天干,地支,另有十二个月名,是用木,或象牙、铜制成,光滑可以转动。据古书所说,将勺投在栻的天盘上,让它转动,停住时勺柄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
司南复原图
在20世纪40年代末,我国学者王振铎曾制出司南的复制模型。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1987年8月4日,上海《文汇报》第二版各地新闻栏报导:经研究后指出,《论衡》所说「司南之杓,投之于地」是「投之于池」之误,司南不是投在地盘上,而是投在水银池上,并做了模拟实验,证明其论点。
不论投之地或投之于池,远在2500年前左右,古人已掌握使用司南,这是不容置疑的史实了。
指南鱼与指南针
由于司南的使用,有条件的局限性,古人又不断研究出新的发明—用薄钢片剪成鱼形,长约二寸,宽约二分,磁化后浮在水碗中,便可指极,这是「指南鱼」。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便出现了「指南针」替代「指南鱼」。
水浮法指南针
指南针是一枚磁化的小钢针,可以放在指甲上、碗边上转动,或在中间穿上小段灯草,浮在水碗里,都能灵活地指向南方。
航海上的应用
指南针是怎样开始应用到航海方面的?历史上的记载不是很清楚。但是,在魏、晋到隋、唐这段时间内,古人曾努力克服海上的风暴,展开南洋和印度洋上的和平贸易。
在这时期,指南针必然已应用在海舶上。一直到十一世纪末叶,博学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指南针的运用问题。在摇荡不定的航船上,把磁针放在手指或碗边上来定向,是容易滑落不是很方便的。他建议用蜡将单线缀在针腰,挂在空中,运用起来旋转比较方便。
指南针用法示意图
沈括的这种悬挂型指南针,便基本上确定了近代罗盘针的构造。沈括还科学地指出,磁针指示的方向,常常略微偏东,而不是绝对指南;这和近代科学的地磁偏差的观察,完全符合,足见古人观察事物的精密和认真。
宋朝朱彧所着《萍洲可谈》(公元1119年),是世界上关于航海使用罗盘针的最古记录。当时他在广州看见的中国海舶,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罗盘
与他同时代,宣和年间(公元1119至1125年)由海道往高丽去的使者徐兢,在所着《高丽图经》里,也有类似的记载。可见那时从事航海的中国劳动人民,已经普遍地掌握了罗盘针的科学知识,而广泛应用在与汹涌波涛搏斗的航海事业上。
差动齿轮原理:指南车
古人不仅利用自然的产物磁石,还创造了为人类克服航海困难的罗盘针;而且在发现磁石指极性的前后,东汉(公元110年左右),张衡就利用纯机械的结构,创造了「指南车」。
直到北宋时燕肃(公元1027年)、吴德仁(公元1107年)所造的指南车,才第一次在历史上有了详细记载。《宋史.舆服志》对指南车的结构,有详尽说明。
指南车模型图
指南车是在车上立一个举臂的木人,不论车子怎样转动方向,木人的手指永远指向正南方。这主要靠车厢里的机械控制。它是由五个齿轮组成的,车厢当中平放一个大齿轮,轮轴向上伸出,轴上立着木人,大齿轮转多少度,木人也转多少度。大齿轮两旁各有两个小齿轮,利用差动齿轮原理,当车轮转弯时,车子向左(或右)转,大齿轮就向右(或左)转,转动的角度,恰等于车子转弯的角度,因此大齿轮轴的方向是不变的。
古人利用这种装置,当车子在回转的时候,使站立在大齿轮轴上的木人,手臂永远指向南方。
由此证明,古人在1800年前,就已经创造了齿轮,发现差动齿轮原理,并且创造利用了差动齿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