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作,是以曹植的同名诗篇《洛神赋》为脚本,采用自然连续画的长卷形式,描绘曹植与他所爱女子的恋爱故事。
曹植的《洛神赋》是古典文学名作。曹植所爱的女子甄氏,在他父亲曹操的决定下为他哥哥曹丕夺去,甄氏在曹丕那里没得到真正的爱情,最后悲惨死去。她死后曹丕把甄氏遗留下来玉镂金带枕给了曹植。曹植在回归自已的封地时路过洛水,夜晚梦见甄氏来会他,于是作了一篇《感甄赋》。文中塑造了动人的洛神形象(宓羲的女儿溺死在洛水为神),把她美化成他的恋人甄氏。后来甄氏的儿子曹壑将其改为《洛神赋》。很多画家都以《洛神赋》为题材画过《洛神赋图》。
由于文章本身具有充沛的感情和高度的艺术性,为顾恺之以此为画题,提供了良好条件,加上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使画面上出现的曹植和宓妃(洛神)形象,观者一望便知。
画家在画面中对主要人物刻画的非常成功,不单人物形体大小,所处的位置及他们的衣冠服饰与众人不同,更重要的是对曹植和宓妃(洛神)感情的流露给以深刻的刻画。如开卷一段洛神形象,不仅画出凌波微步,柔转自然而婀娜的姿势,而且表露出宓妃(洛神)含情脉脉“若往若返”的神情;曹植呆若魂魄脱体,痴情凝视,可望不可及的情态非常真实生与动。画家用简练飘逸的线条、典雅柔丽的色彩,以高度的写实手法,描绘了人、山水、树木、舟车、禽兽。
全幅画面“水不容泛、人大于山”,这正是当时绘画的特点。此图现存有多种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是宋代摹本。